EN

CN

灌装机的密封改进以及原理

发布时间:2024-05-05

粘液灌装机主要应用于油料、化工等行业的粘液灌装, 其罐装方式有容积式、称重式、计量式几种。灌装精度高, 采用机、电、气联合控制, 实现自动化灌装。容积式灌装机。


选择灌装速度单一的罐装速度难以确定既能保证灌装效率, 又能防止满溢漏液的灌装速度。灌装头密封效果差外密封式灌装头的密封效果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密封效果越来越差。


灌装速度的确定原设计的单一灌装速度调得过低, 液体在灌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而避免漏液问题的发生, 但达不到一定的生产效率; 如果速度调得过快, 生产效率虽能保证, 但往往会产生气泡而发生漏液问题, 容器的

充满率误差大, 并且污染容器的外壁, 难以满足用户要求。为此重新按置气缸 1,其气压工作原理如 所示。


当 1YA 得电时,压缩空气经二位四通阀进入气缸 1 的无杆腔, 有杆腔的压缩空气经二位二通阀, 二位四通阀进入大气, 使灌装头具有快装速度; 当 1YA、2YA 同时得电时, 气缸有杆腔的压缩空气经调速阀, 二位四通阀

进入大气使灌装头具有慢装速度; 当 1YA、2YA 同时失电时,气缸活塞杆带动液缸活塞杆快速返回, 完成一次灌装循环。进液口头部结构示意图动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粘液灌入容器内,以提高生产率, 然后再具有较慢的

运动速度。其作用既能使快速灌装时产生的气泡消失, 又能在慢速灌装过程中不再产生新的气泡, 避免满溢漏液问题的发生。保证了容器的充满率、外观的整洁, 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以 2. 5 升容器,灌装某种食用色拉油为例: 通过调试,使快慢两种不同的灌装速度在整个容器灌装中所占时间的比例达到*佳状态,如所示。液体首先以 3. 75M/ S 的速度, 用 2. 5 秒时间灌满容器 75%的容量, 然后以

 0. 89M/ S 的速度, 用 3. 5 秒的时间将容器装满, 以保证效率和质量的*佳组合。该速度图要根据液体的种类、季节温度变化而随时调整, 才能保证设备随时处于*佳状态。密封装置的改进阀芯在中上、下运动, 起到关闭

阀门的作用, 图示位置阀处于关闭状态。为了使阀在开启状态下能使液体迅速灌装进入容器内, 在阀芯导向圆柱面上开有三条通液槽。阀的密封形式采用内外锥面配合加 O 形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 称之为外密封式的密封

装置。为此对阀体, 阀芯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阀体的内孔加工属于深孔加工, 内径较小, 很难达到原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而阀芯的加工需经过车、铣、焊、研磨等多道工序加工, 且阀芯上部结构刚性差, 极易发生变形, 很难保证零件本身的加工精度。即

使加工精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但由于阀体、阀芯作相对运动时, 阀芯只有三条窄长园柱面导向, 另外阀芯关闭阀时所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 所以也很难保证阀体、阀芯的同轴度要求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并且使用

时间越长, 密封效果就越差,甚至达到完全失效的状态。


该密封装置的漏液问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扰的制造商和用户, 并且都在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零件加工方便, 又能保持密封效果的密封装置。笔者用内密封形式的密封装置的构想, 重新设计与制作。 为内密封形

式的灌装头结构示意图。该密封装置的*大优点是零件技术要求低, 且加工方便; 阀芯上下运动时, 导向精度高。


该装置利用液体对金属材料的吸附作用, 同时利用阀体阀芯之间的间隙可起到间隙密封作用, 利用上下两层的 O 形密封圈的双层密封作用。所以该装置可达到良好的、使用户极为满意的密封效果。但为从高粘度液体的罐装

领域迅速扩张进入低粘度液体的灌装领域时, 内密封形式的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即阀底部的残留液体出现滴液现象。